那些留在旧时光里的成都风味

发布时间:2021-05-17 11:39 来源:四川日报 分享到:

民国初期成都陕西街存仁医院全貌。(美)路门 摄

1909年存仁医院楼上由东向西眺望成都陕西街。 (美)张伯林 摄

成都东较场一览。《中国中北部游记》(英)约翰·伯奇

成都东较场内训练湖南招募之士兵情景。 《中国中北部游记》(英)约翰·伯奇

原东较场片区如今已成为成都市民新的打卡地。图为339电视塔周边。 蒋光丛 摄

每逢新春佳节,或是新婚喜事,去万福桥踩桥沾福气是老成都人的传统;农历四月,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往陕西街的药王殿,祈福健康,热闹的“药王会”充满一代人的记忆;到了端午,去东较场,用“掷果会”迎接佳节的到来,成都人休闲安逸的生活气质一览无遗。

这些起源于成都百姓生活的民风民俗,与这片土地上的城、街、桥息息相关,也把成都特定的人文、地域、时代特点标注在历史风华里。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边钰

A

万福桥、万里桥

“踩桥”踩出好福气

作为一座因河而兴、因河而盛的城市,成都街头巷尾曾有众多大大小小的桥梁。其中有一些古老的桥梁,老成都人以吉祥语为它们命名,寄托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祝愿。比如,万福桥。

万福桥位于成都人民北路与人民中路之间,此前叫人民北路大桥,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打通火车北站与市中心的通道而新建的。“不过,真正古老的万福桥,其实是在现在的桥下方不远处。”巴蜀文化研究学者、《老成都影像馆数据库》学术顾问袁庭栋介绍。尽管今天已不复存在,人们仍可以在《老成都影像馆数据库》里看见这座老桥的身影。黑白影像里,一座廊桥横跨府河,桥上两端可以清晰看见有亭状建筑。

作为当时成都西北方向入城的重要通道,万福桥附近还有木材市场,是城西北相当热闹的地方。除了交通区位显著,这里吸引人们前往还另有原因——沾福气。老万福桥桥头的牌坊式建筑上有一道贴金匾额,写有“万福来朝”四个大字,被民间视为招祥祈福的吉祥物,也由此诞生了“踩桥”这种风俗。新人结婚时,不少人家都要把花轿抬到这里来过一次桥,沾沾福气。正月十五之前的新春佳节期间,也有不少人来到万福桥“踩桥”,以祈求安康吉祥。1947年万福桥被洪水冲毁,这一习俗才消失。

除了万福桥,万里桥也有“踩桥”的习俗。万里桥在今天的老南门大桥处,其最为知名的一次“踩桥”,当属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

袁庭栋介绍,万里桥的具体形制,目前能见到最早的是北宋时期的资料。当时是五孔石墩木板桥,桥上建屋,是一座廊桥,桥西还有万里亭。为了保护好这座桥,历代都对其进行过修补。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在四川巡抚张德地的主持下,补修之后的万里桥成为七孔石拱桥,也是一座廊桥,桥额上还写有“武侯饯费祎处”。成都知府冀应熊在桥头题写了“万里桥”三个大字并刻石立碑。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补修完成后的万里桥举行了盛大的剪彩仪式——踩桥。这也成为成都历史上罕见的高规格开桥仪式,“踩桥”的领头人就是在当时极为受人尊敬的文状元赵以炯和武状元童中和。文武状元同时“踩桥”,成为在成都久久流传的佳话。

1995年,为了加大城内交通的流量,成都市将万里桥拆除,在原址修建了大跨度的钢筋混凝土大桥,以后又在桥的上空修建了高架桥。这一习俗也随之消失。

B

东较场

端午“掷果会”尽兴打闹

每逢端午,人们会赛龙舟、挂艾草、吃粽子……各种习俗种类繁多。在成都历史上,还有一项颇具地域特色的端午活动,即“掷果会”。“掷果会”又称打李子,是成都人端午节的一项群体性娱乐活动。其活动的中心就在成都东较场。

为何东较场会成为活动中心?袁庭栋说,这要从东较场的历史说起。较场即古代驻扎军队的营房和练兵演武的大操场。清代在重建成都城时,在城内的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四角都留下了空地,并逐步建成东、南、西、北四大较场。尽管今天这些较场都已基本消失,但不少老成都人还是喜欢用这些地名来代指方向。

东较场在今天成都的哪个位置?袁庭栋指着地图说,东较场在成华区猛追湾游泳池以西,原来紧靠旧城墙的东北角,北面和东面都是城墙,南面和西面也有围墙,面积400多亩,就是清代绿营即汉族军队演武操练的场所。因为面积大,这里也成为四川总督每年会操、检阅军队的地方。清代中叶以后,旧式枪炮逐渐装备了军队,东较场中也开辟了射击的靶场。到了清代末年,为了训练新军,东较场就成为新军的驻地之一。1910年,四川总督赵尔巽在这里开办了陆军讲武堂。

除了军用,东较场还因是清代华阳县处决死刑犯的刑场而出名。不过,当时整个东较场的使用率并不高,如果不是会操与武举时期,平时基本上处于闲置状态,于是这里就成了市民的公共休闲场所,也为端午节“掷果会”提供了场地。

“掷果会”有哪些活动?袁庭栋说,当时李子价格很便宜,市民掷起来也不心疼。每逢端午这一天,贩卖李子的小贩们纷纷入城,以青少年为主的众多市民把买入的李子装在衣袋。到了东较场,大家便相互投掷李子,尽兴打闹。李子个小、皮实,打在身上不会太痛,也不易摔破,大多数都可以从地上拾起来,反复投掷。如果玩得口渴了,或是累了,人们还可以直接用其解渴充饥,这种集实用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娱乐活动自然受到欢迎。人们在东较场玩得不亦乐乎,在周边的城墙上,则围满了看热闹的妇女与小孩。“较场撒李翠森森,衢巷遥传笑语声”,尽管没有任何影像照片留下,人们仍可从清人方于彬写于民国初年的一首《竹枝词》里得窥这一盛景。

这项民俗起源于何时,如今已很难追溯,但其终止时间却有证可考。据记载,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端午节这天,约六万成都市民在东较场参加与围观“掷果会”。然而,也是在同一天下午,从东较场回家的市民在路过四圣祠街的教会医院时,因为一件小事与法国医生发生冲突,引发了著名的“成都教案”。清政府在镇压与平息“成都教案”之后,宣布永远禁止端午节的“掷果会”活动。这项习俗也就消失在成都人的生活中。

影像库虽然没有搜集到“掷果会”的照片,不过一批反映东较场附近街道、建筑的照片却浮出水面。在这些黑白影像里,人们可浮想当时这一盛会发生的场景。

如今,在这一片区,虽然少了“掷果会”的欢乐,但更多文化娱乐地标却涌现出来:猛追湾游泳场、成华公园成为人们休闲的好去处,去339电视塔看新春烟花秀也成为这些年的新民俗。

C

陕西街

四月“药王会”祈求健康

对于成都人来说,陕西街是他们记忆里的“缝纫一条街”。“上世纪80年代左右,不少成都人都在这里缝制新衣,一条街上缝纫机响声连成一片。”袁庭栋回忆。

陕西街位于人民南路一段西侧,文翁路新建以后,陕西街就被截为东西两段。

提到陕西街,不得不提陕西会馆。于清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建成,陕西会馆是成都目前可以确知建造年代的最早的一个会馆,也成了陕西街取名的由来。因为陕西会馆的旧址是明代的三官堂,所以陕西会馆在清代也被叫做“三元宫”,旧址就在今天的新华海颐蓉城饭店。正是在这里,还衍生出一个成都重要的民俗——“药王会”,它和青羊宫花会等一起书写了成都人丰富多彩的地域民俗。

这项民俗缘何而来?袁庭栋解释,陕西会馆中曾修有一座药王殿,是康熙年间四川巡抚张德地所建,祭祀我国古代“药王”、陕西籍大医药学家孙思邈。每年农历的四月二十八,这里都要举行传统的“药王会”,这也是清代成都著名的庙会之一。“药王会”上,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求医拜神,给药王敬香,请戏班子唱戏,热闹非凡。其间,有许多名医会在这里坐诊、义诊。

到了晚上,医生和药铺掌柜等医药从业者相聚席间,切磋技艺,连香客也可参加进去,和医家、药家讨论病情。这样的场景也被清人写入《竹枝词》:“妇女丁男齐结束,药王庙里烧拜香”。

这份和“医药”相关的情缘在岁月里连绵。1894年,美国传教士在陕西街开办了存仁医院。袁庭栋说,存仁医院是成都开办最早的西医医院之一,也是当时中国和东南亚最大的五官科专科医院。

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在当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浪潮之中,四川总督锡良在陕西街创办了四川陆军军医学堂,附设四川陆军医院。这座学堂是四川历史上最早的官办西医学校,医院是四川历史上最早的官办西医医院。不过,学堂1920年改名为四川陆军军医学校,迁包家巷,1926年停办。医院在清末迁拱背桥附近。

1937年,从英国留学归来的儿科专家陈序宾在这条街开设四川第一家西医儿科医院——序宾儿科诊所。其特点是将幼儿的生、养、病全程关注,设有产房。不过,抗战时期,诊所在1939年遭日本侵略者轰炸。

今天的陕西街早已没了这些医院的身影,不过,在《老成都影像馆数据库》里,一张名为“清末民初成都陕西街恩溢堂外之街道”的照片中,读者可以看到与今日陕西街完全不同的街道风情:街上行人摩肩接踵,川西建筑旁旗子翻飞。还有一张名为“存仁医院”的照片,无声诉说着往事。

本文老照片均来源于成都图书馆《老成都影像馆数据库》

编辑:AH
非本网原创图片来自网络,未标明版权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