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10月17日讯 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康定机场,就是这样一个位于海拔4238米的折多山上,笑傲风雪、筑梦云端的地方。在宏伟美丽的康定机场里,还有一个独具特色的机场地面服务部——“格桑梅朵”客服班组。成立5年多来,班组成员长年抗寒氧、斗风雪、献真情。他们扎根雪域高原、克服艰难险阻、奉献各族人民,这种精神也正是康定机场通航13余年来真情服务的最好诠释。
12名藏族组员来自甘孜12个县市
2017年10月,为提升康定机场服务形象,将民族元素融入到民航服务行业,让更多的人了解甘孜、喜爱甘孜,在康定机场集团领导和集团团委的指导下,一个由14人(藏族员工12人、汉族员工2人)组成的特殊客服班组——“格桑梅朵”班组成立了。“格桑梅朵”又称“格桑花”,在藏语里是“幸福花”的含义,它斗风雪、抗严寒,是高原上生命力最顽强的花朵。
班组里的藏族员工分别来自甘孜州的12个县市,对甘孜18个县市的民族特点都有了解,能在服务中对旅客详细讲解甘孜州的民族特色,并对不具备汉语能力的藏族旅客进行翻译。
![]() |
徒步5个多小时,折多山风雪如刀
康定机场成立5年多来,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班组成员除了要对抗长期在高海拔地区工作导致的缺氧、紫外线晒伤等困难,不期而至的严寒风雪更是对班组最大的挑战。
“那一天的风雪很大,刮在脸上像刀子很疼,但我们都咬牙坚持下来了。”班组组长格玛清晰地记得,2017年4月26日早上,康定机场一架航班起飞前,折多山风雪突然加剧,不得不进行交通管制。这样将造成几十名旅客暂时滞留在机场,不排除有旅客可能出现身体不适,需要班组轮班吸氧照顾和安抚。
当时,格玛和另外一名组员住在山下,风雪让她们无法乘车前往机场,但为了乘客的安危,她俩顶着漫天的风雪从早上7点徒步上山。雨雪湿透了鞋袜、风雪割伤了面庞,中途吃了一桶方便面补充能量,经过5个多小时的步行,她们终于抵达了机场。
当值班的班组成员看到两个“雪人”时,惊讶得说不出话来。“鞋子和袜子彻底完蛋了,抵达机场那一刻,我俩都忍不住哭了出来。”2017和2018年连续两年大雪,都让格玛记忆深刻,直到今天,她还保留着当时朋友圈的截图。
![]() |
每一秒钟,都用真情去服务
“尽职守、保安全、臻服务、暖人心”,这是刻在每一个班组成员骨子里的职业信条。班组每天都会召开晨会。班组 “形象大使”张林负责指导和检查职业妆容,将大家真正带入到工作状态中。组长格玛做完工作部署之后,还有独具特色的组员“每日一分享”,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与工作息息相关,可以是故事也可以是感悟。丰富多彩的晨会带动了班组成员的士气,明确了工作目标。
班组自成立到今天,既有在机场服务12年的“老兵”三郎翁姆和周欣,也有刚满24岁的卓桑央措。虽然工作时长不同,但每时每刻,她们都会付出最大的真情和真心。她们为旅客们主动送上缓解高原反应的红景天热水、毛毯等,不间断地在厅内巡视为旅客提供续杯、航班信息问询等服务。 “特产服务明星”藏族姑娘何雪梅,耐心、细心地为旅客们讲解和分享高原地区的商品以及销售服务。
有一次一位旅客在登机口晕倒,全身抽搐、小便失禁。登机口人员马上把自己的衣服脱下盖住旅客的身体,并进行初步救治,让周围的乘客非常感动。
![]() |
最能歌善舞的班组
翻开组长格玛的微信朋友圈,时常可以看到组员们在工作之余一起唱歌、跳舞的情景,用她的话说,“格桑梅朵”班组成员唱歌、跳舞都是“随手拈来”。如果有一天你来到康定机场,说不定能看到她们为游客献舞一曲的情景呢。当然,班组里还有两位男同事,作为组里的“珍稀动物”,他们同样能歌善舞,脏活累活也是抢着干。
由于组员们出色的服务态度和质量,2019年她们获得中国民用航空西南地区管理局颁发的“五好班组”等荣誉。
“春夏秋冬四季行,真情服务在康定”。 这是“格桑梅朵”班组恪守的信条,也是为旅客们谱写的最美“康定情歌”。对于未来的期盼,班组的心愿非常简单,就是欢迎大家都来欣赏甘孜的美,感受“格桑梅朵”班组和甘孜人民火一般的热情。(闵旭)
(康定机场集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