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怎么吃最健康?疾控专家详解新版“膳食指南”

4月26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在京发布。这是我国继1989年首次发布居民膳食指南之后,进行的第四次修订。新版指南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相比有哪些变化,为什么要进行这些调整?武汉 [详细]

2022-7-18

“高大上”的网红蔬菜,真的无可取代?

营养、健康、新鲜是当下人们对日常饮食的追求趋势,特别是进入高温天气之后,大家的胃口也变得略显“疲软”,对烟熏火烤和浓油赤酱的重口味兴趣缺缺,反倒是各款绿色蔬菜成为美食达人们在社交软件上发布内容的主角。在 [详细]

2022-7-18

想知道雪糕“顽固不化”的秘密,看这里

在人们的印象中,雪糕受热就会融化。然而,最近某品牌雪糕在31摄氏度室温下放1小时不化引发热议。紧接着,一段网友用打火机点燃雪糕疑似烧不化的视频再度引发关注。 [详细]

2022-7-18

云南菌子宴:人间至味,林间滋味

“雨季一到,诸菌皆出,空气里到处都是菌子气味。”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汪曾祺笔下描绘的,正是此时的云南。他曾在昆明住过七年,离开四十年后,依然“不忘昆明的菌子”。 [详细]

2022-7-12

成都“地铁早餐”上线!让通勤生活散发出“烟火气”和“人情味”

近日,成都轨道集团首个早餐工程项目——“早安熊猫”在世纪城上闲里投入试运营。 [详细]

2022-7-12

绿豆汤加点“料” 消暑效果更持久

天气越来越热,又到了喝绿豆汤解暑的时候了。绿豆含有多酚类物质、生物碱、豆固醇、多种维生素以及钙、铁、钾等矿物质,有清热消暑和利尿的作用。绿豆汤怎么煮最消暑,你知道吗? [详细]

2022-7-5

成都龙泉山水蜜桃“上新” 乡村经济甜蜜升级

在成都市龙泉山脚有一道南北绵延30余千米的水蜜桃风景带,这里是我国三大著名水蜜桃基地之一,也是成都人的花果山,占据了全国约8%的桃子产量。7月2日,夏日采摘季,成都市民曹女士和朋友在龙泉山红旗村果林间采 [详细]

2022-7-4

“川菜烹饪技术”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 四川首批10位传承人亮相

7月2日,国家级非遗项目“川菜烹饪技术”保护与传承研究座谈会在成都举行。张中尤、卢朝华、王开发等10位四川省首批川菜非遗传承人正式亮相,签订传承协议,发布《川菜非遗传承保护倡议书》。来自省文旅厅、省非遗 [详细]

2022-7-4

夏至小龙虾面成年轻人新宠,成都的小龙虾面商家数翻倍

小龙虾作为“夜宵美食”已流行多年,今年又有哪些新趋势?饿了么数据显示,近两年小龙虾逐渐走出夜宵“舒适圈”,95后年轻人更偏爱“一人食”,夏至吃小龙虾面成年轻人新时尚。此外,小龙虾口味也更加丰富,芝士、蛋 [详细]

2022-6-21

洗杨梅掉色是加染色剂了吗?发现小白虫还能不能吃?

但是对于杨梅,有的人想吃却不敢吃,心里总有一些顾虑,比如:洗杨梅时总会发现一些小白虫,是怎么回事?洗杨梅会掉色,是加染色剂了吗? 吃杨梅会加重胃溃疡? [详细]

2022-6-13

明星餐饮加盟店,究竟谁收割了谁?

“陈赫退出福建贤合庄股东”“贤合庄加盟商无力经营纷纷维权”……随着一众明星纷纷从餐饮业退股“跑路”,昔日红极一时的明星餐饮加盟店,如今也只剩下了“一地鸡毛”。 [详细]

2022-6-13

你适合喝牛奶还是豆浆?

一个多月前刚刚发布的最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荐人们每天喝300-500毫升牛奶,同时还要摄入相当于25克大豆的豆制品,包括豆浆。1 杯(250 克)传统豆浆约相当于12.5克大豆(1份大豆+20倍 [详细]

2022-6-13

预制菜风口已现 大川菜准备好没有?

下班回家,孟曦将已预制好的白肉片倒入油中,再加入配置好的调料包,浓香地道的回锅肉立时成为全家人餐桌日常里的最爱;外出踏青前,恬妹儿提前半个小时起床,将油温烧至六成熟,再倒入预制“小酥肉”炸至金黄捞出,一 [详细]

2022-5-31

成都这家甜品店“无人售卖” 老板说:相信成都人 打算再开一家

在成都金牛区抚琴中路,有一家不起眼的老广州甜品店,没有华丽的装修,没有堂食的座位,连老板、服务员也没有。制作好的甜品放在冰柜里冷藏,5元一杯,顾客自助选购、打包、结账。 [详细]

2022-5-23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转至 
四川维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4000428号-1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川新备13-000057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总)网出证(川)字第01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80009
非本网原创图片来自网络,未标明版权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