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删除权,简称为删除权,是指在符合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的情形下,信息主体可以请求信息处理者及时删除相关个人信息的权利,该权利旨在保障信息主体对其个人信息的自主决定。 [详细]
职工要想按月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需同时符合年龄条件和缴费年限条件。我国的法定退休年龄为男性60岁,女性50岁,女性干部55岁;缴费年限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须累计缴费满15年。由此可见,退休年龄与每位职 [详细]
“星星点灯,照亮我的家门,让迷失的孩子,找到来时的路……”这首由歌手郑智化创作并演唱的歌曲《星星点灯》曾经是很多人年少时的励志金曲。近日,这首歌曲凭借一档综艺节目再次爆红。但是,在掀起一波“回忆杀”的同 [详细]
新闻事件:近日,一则工伤认定纠纷引发关注。据媒体报道,2021年,哈尔滨某公司收发室夜班门卫突发头痛,经120抢救靠呼吸机维持呼吸和心跳超48个小时死亡。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该职工家属和其所在单位 [详细]
近日,辽宁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这样一起民事判决,大连某建筑装饰公司给付张迪拖欠工资、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和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等共计2.8万余元。 [详细]
江苏省苏州市一名外卖配送员在送餐途中受伤后向公司申请工伤,却因劳动关系的认定问题引发纠纷。这名外卖配送员在该公司全职从事配送外卖的工作,但双方并未签订劳动合同。公司主张双方是承揽关系,不存在劳动关系。外 [详细]
工资报酬是广大农民工最直接最核心的权益之一。为了进一步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国家提出建立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名单制度(以下简称“黑名单”)。为了落实该项制度,人社部制定了《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 [详细]
最近,“刘畊宏女孩”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疫情期间,在上海居家隔离的刘畊宏在网络上直播燃脂健身操课程,带动居家运动,仅7天就涨粉1000万,成为直播界“现象级”博主。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追 [详细]
上班俩月倒欠公司1600元?又有人遭遇“贴钱上班”;借疫情放长假逼员工离职,法院这样判 [详细]
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职工,在企业未给其缴纳社会保险,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可以请求支付社保补偿和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吗? [详细]
许多人在生活、工作中遭遇不顺时,喜欢寻找“高人”指点,而骗子往往利用人们破财消灾的心理实施诈骗。近日,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 [详细]
最近不少企业、单位为了配合北京市的疫情防控要求纷纷倡导居家办公。居家办公期间,如果发生意外是否属于工伤?北京朝阳法院法官助理孙雯结合案例为居家办公的劳动者作出了解答。 [详细]
2006年4月,沈某在离开前一用人单位之后随即入职某设备公司。2019年7月,沈某以其入职后未享受过年休假待遇为由,与设备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并申请劳动仲裁后起诉,诉请设备公司支付未休带薪年休假工资等。那 [详细]
专车司机与平台公司签订劳务服务协议,与属地公司签订车辆使用协议,产生纠纷以后,劳动关系如何认定?日前,山东青岛专车司机王某借助工会法律援助争取合法权益。 [详细]
消费者邵先生在超市购买早餐奶一箱,瓶体上标注有“天天饮用,健康永久”以及“能量、脂肪、钙等营养成分及含量”等字样。邵先生认为,早餐奶标签违反法律规定,属于食品标签含有虚假、夸大的内容,对消费者构成了欺诈 [详细]
一诈骗团伙为获取高额利益,设下“首付购车”骗局,利用他人身份以购买高档汽车办理分期贷款,在三个月内骗取三家4S店6辆豪车,随后将车辆开至异地,低价转卖给二手车行从中牟利,涉案金额200余万元。 [详细]
近日,上海青浦公安分局破获一起哄抬物价非法经营案。经查,4月以来,犯罪嫌疑人尤某某利用职务便利大量购买肉、面包等商品,再将每份商品加价后向封控小区居民销售。据人民日报报道,目前,犯罪嫌疑人尤某某因涉嫌非 [详细]
消费者李女士长期在忆江南(西市三店)接受按摩服务,会员卡“忆江南VIP卡”已充值三次,第一次充值2000元赠送500元,第二次充值5000元赠送2000元,第三次充值5000元赠送2000元,前两次充值 [详细]
王某在某酒店担任厨师,月工资为8000元,2019年开始王某每年可以享受5天带薪年休假,其书面提出要求跨年休假并征得酒店同意。2020年2月5日,当地市政府要求全市所有餐饮企业延迟复工复产至2月17日。 [详细]
张某经过几轮面试后被某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录用。公司负责人与张某通过微信不断就其工资待遇、岗位等重要事宜进行了协商,并于2019年2月26日晚上根据张某的要求,向其发出电子合同,并注明“张某劳动合同”。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