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去幸福美丽新村走走

发布时间:2015-06-05 09:35 来源:51网 分享到:


雅安芦山县龙门乡白伙新村


航拍周河扁


平昌县驷马水乡


大邑苏家镇香林村

导语:不知不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了初步获得成效的时候,在这样的初夏时节到四川省各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去走走看看,就会有种如入画卷之感,土地上渐渐有了丰盈之感:模拟传统古典建筑的屋瓦房舍紧凑相连,各种花果蔬菜正不吝生长,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游客的面前,被守护的山水在初夏的阳光下闪耀着轻盈的光辉,照亮着前往者的脸庞,沉浸其中,流连忘返……

让我们去看看他们的静美生活进行时——

巴中 微田园里的故事

城镇建设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巴中在注重保护自然环境、不割断民俗传统的前提下,全域规划、连片推进,建成60个中心村、1248个聚居点,聚居农户11.37万户。 住进新村,居民还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吗?其实,水还是那水,树还是那树,但是变成景观了。村还是那村,人还是那人,但是更加祥和幸福了。

现在这个时节,走进巴中下八庙镇安居村,大家一定舍不得离开。我们的新村非常美:蓝天下,美丽的新居像画一样美;各家房前屋后种植着蔬菜瓜果,飘香诱人;老人们聚在一起坐在院坝里晒太阳…… 这几年来,变化悄悄发生了。市里把新居建设融入青山绿水中,不砍树,不破坏生态。还在老百姓房前屋后开辟“微田园”,让“小菜园”、“小果园”、“小桑园”进入农户家,有地方种花种菜、喂猪养鸡,村民十分欢喜。 新村,保持了“房前屋后、瓜果梨桃、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和农村风貌,体现了川东北民居特色,注重了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

同时,巴中市还推进“6+1”新村综合体建设,村里建起村民休闲广场、文化大院、农家书屋,村村广播响,户户闭路通,公益电影月月看,各种文化体育活动让村民们的精神生活更富足了,日子过得更欢喜了。

大邑 林盘与洋楼并置

左边是成片绿油油的苗圃,香樟、天竺葵、银杏、桂花遍植其间;右边是清澈见底的潺潺溪流,岸边绿柳伴着微风轻轻拍打着水面。从大安路边的香林村入口沿着绿道向林盘深处行走几分钟,远远就望见青瓦、青砖、白墙的川西民居掩映在绿树中。

在大邑县安仁镇裕民村的集中居住小区,一座座小洋楼鳞次栉比,居民们有的在公共书屋内查看最新的书籍,有的在广场练习太极拳,生活悠然而闲适。 这只是大邑县美丽新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去年该县39个涉农社区完成了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今年另外50个点位也将陆续完成按照规划,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俗特点、乡村情趣,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面貌,正在大邑逐渐展开。

大邑香林村所在的苏家镇原本属于安仁镇,老式的川西民居多少受安仁公馆建筑风格影响。因此,在当地的民居建设中,融入安仁公馆建筑风格元素,并将本地农耕文化做成了文化墙。即使是每户2楼外墙上小小的灰塑也隐藏着公馆建筑元素。

融入了安仁公馆建筑风格元素的川西民居,让世代居住在林盘内的居民仿佛找回了旧时光。这里既有以前老房子的样子,又是现代化的小楼房,还是按8度抗震标准设计的。附近林盘干净,风景也漂亮,仿佛置身公园之中。

邛崃 百年村落百年风光

2014年,邛崃临邛镇文笔山村依托土地综合整治,以产业互动融合发展模式,正式启动了乡村文化旅游景区的建设。按照方案,这个占地面积3500亩、总投资4.95亿元的项目,将以原有林盘、农地、农房为自然本底,通过融入农耕文化、乡土文化、邛酒文化、民俗文化,规划建设8个功能区。

与此同时,为保留原有的农耕文化,文笔山村对规划区内的45户老旧民居实行了保护、还原、提升,完好地保留了“百年村落”原有建筑形态。

光有新房,没有新村,这是过去不少地方在新农村建设上存在的一大诟病。邛崃在幸福美丽新村的打造上,就为新农村建设烙上了“不一样”的标签。在夹关镇鱼坝村周河扁聚居点内一处林盘内,集中建设了29幢极具川西民居风格的独栋房。拔地而起的周河扁聚居点与山水风光充分融合,与自然相互映衬为风景。这29幢房子,都是一楼一底或二楼一底,最关键的是每间房都是按标间修建的。

目前,周河扁通过整合新村富余农房资源,引进了专业旅游公司,并通过企业租赁、农户以房入股、农户加盟自营3种模式,统一打造沫江山居乡村文化主题酒店,发展高品质乡村旅游。下一步,周河扁还将推广乡村酒店联盟模式,同步配套建设四季花语彩叶林基地,拓展水上运动、茶马古道、马帮体验登山步道等项目,让周河扁新村成为成都市乡村旅游目的地。

芦山 如画新村震后生长

灾后恢复重建以来,从白伙新村到宝兴县的雪山村,再到石棉县的新场村,一座座如画新村正在灾区大地生长。 宝兴县城对面的半山上,矗立着雪山村新村聚居点。别致的川西民居风格建筑十分醒目,三层楼外墙用竹片装饰,远观像一幅浓郁的油漆彩绘。

选择一家民居,便可以一览宝兴县城,穆坪土司衙门遗址清晰可见。在这里,你会了解到当地居民的住宿变迁历史:上世纪80年代末用竹子编制泥巴糊成的“笆笆房”、90年代末用乱石片砌成的石头房,以及地震后新建成的砖瓦房。余成华所在的新场村地处安顺彝族乡三角地带,平均海拔1400米以上,一场地震,让全村半数房屋受损,近百间房屋毁坏。如今,新场村涅槃重生。

实用和美观兼顾,如今,一个按川西民居和传统彝寨风格打造,学校、广场、卫生室、小卖部等一应俱全,水泥路通往家家户户的新场村拔地而起。(记者 赵正旭/文 配图为资料图片)

编辑:SH001

相关新闻

生活推荐

更多>>

高考前吃4种食物

高考将至,考生考前的营养是很多学生和家长关注的话题。怎样...

生活画报

更多>>
大灯 清明小长假 龙泉山 早春 龙井茶
51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14000428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川新备13-00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