辗转求医已是普遍现象,市民需要找医指南

发布时间:2021-10-19 09:25 来源:成都商报 分享到:

辗转求医已是普遍现象,如何少走弯路?

市民:需要一份找医生指南

得了病,如何找到靠谱的医院和医生?鉴于医学具有专业性,普通市民常常“摸不到方向”,于是出现了诸如轻信“民间药方”,或者依赖互联网寻医等现象。然而“民间药方”没有规范的诊疗过程,互联网又往往存在虚假、同质等问题,也很难做出有效的判断。

市民呼吁,需要一份找医生的指南。成都市几家大型医院的医生也告诉红星新闻,除了指南,还需要加强科普宣传,让患者对自己疾病的认知提前有个大概的方向。

男子一到秋天就鼻塞

连续9年治疗“感冒”不见效

27岁的成都男子小周每年秋天都鼻塞,喷嚏连连,他一直以为是感冒,反复吃药打针都不好。

9月底,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过敏反应科,小周一边吸鼻涕一边查看报告单,连续9年秋天、久治不好的“感冒迷案”终于破了,20个过敏原中,几大“元凶”赫然在列:艾蒿、玉米花粉、葎草;除此之外,还有猫毛、尘螨等“帮凶”。

就是这些飘在空气中的“凶手”,害小周每年秋天都喷嚏、鼻涕不断,眼睛痒还头晕。鼻子不通气影响睡眠不说,从不抽烟的小周还因鼻涕倒流患上了慢性咽炎。

前两天,小周又“感冒”了,鼻涕喷嚏不断,整个人昏昏沉沉的,特别难受。一开始,他习惯性想到去呼吸科看病,但在看到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推送的科普文章时才发现,自己不应该看感冒,而是应该去过敏反应科就诊。在该科室何弦医生建议下,小周做了过敏原检查,这才找出了致敏“真凶”。

失眠两个月

她不知有精神卫生中心

近两个月以来,市民小宋连续失眠,“晚上要到凌晨两三点才睡得着,但常常睡两三个小时又醒了”。针对自己的睡眠问题,小宋寻遍网络。她认为自己一开始就没找对方向,去了一家“催眠治疗工作室”。经过为期两周的“治疗”,她感觉效果一般,随后又去了一家“心理咨询工作室”。

直到记者告诉她成都有专门的精神卫生中心,她才知道原来有专门的医院治疗失眠。小宋表示,可能不少人和她一样,需要有一份权威的找医生指南。

医生:

辗转求医是普遍现象,

除了指南还需科普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肝病科胡蓉主任医师告诉红星新闻,辗转求医,找不到合适的医院和医生是普遍现象。“例如肝病,有的患者会轻信‘民间药方’;文化程度高一点的会去网络搜索,几经辗转才通过综合性医院的医生介绍过来。很多患者走了不少弯路。”胡蓉认为,市民对该中心的知晓率不够,通常是靠口口相传。

记者了解到,有市民误以为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只收治新冠肺炎患者。事实上,作为省、市传染病定点收治医疗机构,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在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同时,普通门诊照常运转,尤其结核病、肝病、艾滋病等特色专科诊疗正常、有序运行。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国平表示,许多人体检后发现自己有肺结节,但很困惑,不知道是良性还是恶性,该不该做手术,“不少患者辗转了很多地方,才来找到我们科室治疗”。

如何让患者少辗转?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运动医学门诊陈志超医生表示,一方面需要有找医生的指南,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强宣传,让患者对自己疾病的认知提前有个大概的方向,“例如现在很多患者肩膀痛,还在看‘肩周炎’,事实上‘肩周炎’这个诊断已经淘汰。肩膀疼痛与活动受限,不仅要看骨科,还应该看骨科运动医学门诊。”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王拓

编辑:AH
非本网原创图片来自网络,未标明版权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