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龙混杂 温柔陷阱:警惕保健品市场的“亲情刀”

发布时间:2015-08-13 08:59 来源:51网 分享到:



51网讯 (记者 李梁文)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对于身体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保健品也逐渐走进了日常生活。现在几乎是无处不在,覆盖了所有的人群,甚至包括宠物;其宣传也占领了所有的传播媒体,甚至可以说已经达到泛滥的程度。原本是保健品,在经过夸大治疗效果的粉饰宣传后,竟能摇身变为能够治疗百病的神奇“药品”。老人深陷保健品“温柔陷阱”,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以及身边屡见不鲜。

初探 

黑心商家:吹嘘诱导 神乎其神

众所周知,保健品和药品具有本质上的区别。

然而记者发现,大多数的消费者对保健品和药品的功效及区别难以进行有效的区分,面对如此高的比例,不免让人感到吃惊和担忧。甚至有不少人认为,在药店买的都属于药品,至于保健品能否真正起到治疗的效果,则表现得很是茫然。

市民刘先生很肯定地说:“保健品应该也是能够治病的!如果不能治病,药品专柜上还会卖吗?如果大病治不了,小病还是可以治的吧?”

然而市民王阿姨更是对保健品能够治病深信不疑:“有的病吃药不一定管用,但用保健品,就能够达到治疗的理想效果。”看到她一副严肃认真的模样,让人误认为她就是人们常说的“药托儿”。

药品专柜上的营销人员,更是自圆其说地一味夸大保健品的功效,在营销人员循循善诱和热情推荐下,不少消费者不加思索地甘愿掏腰包买下自认为具有治疗特效的神效“保健药品”。

当消费者认识到所使用的“保健药品”并非具有当初介绍时认为的神奇效果时,经营者也会另有说辞。

其实现在市面上销售的保健品,销售价格普遍比药品要贵许多,因此,一些缺失诚信的经营者为了追求利益,在推销保健品时,故意夸大其功效,将保健品当药品来推销,致使一些稀里糊涂的消费者上当受骗。

事实上,保健品只是在基于健康的基础上,起到辅助维系健康的作用,要说保健品能够治病,纯属误导。经营者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实在让人感到深恶痛绝,一些消费者,就是因为盲目地相信保健品的“特别”功效,才会慷慨地掏腰包。

深度 

广告与药托:虚假宣传 助纣为虐

如果稍稍留意,就不难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关保健品宣传内容的广告信息,时刻充斥着人们的视野,毫不夸张地说,简直到了铺天盖地的程度。一些经销商,竟然采用“药托儿”来现身说法,来骗取消费者对保健品功效的信服和认可,以达到其促销营利的目的。

有病乱投医,是人们欲求消除病痛的基本心理,一些经销商就是利用消费者这一心理,展开夸大宣传的攻势,让消费者对保健品治疗功效深信不疑,瞒天过海地利用消费者对保健品和药品功效上的混淆,来达到销售保健品的目的。事实上,保健品不但治不了病,反而延误病情的例子也实有存在,但追其责,经销商虚假的宣传说辞不能不说是造成盲目消费的根源和祸首之一。

市民李大爷很热衷于对保健品的消费使用,仅近几年来,用在保健品上的花销就有万余元之多,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健康,还时不时就患病住院。李大爷的女儿很是无奈地说:“老爷子就是相信虚假宣传的保健品能够治病,不让他使用,他会不高兴,没办法只好顺了他的意……”

保健品夸大功效确实让不少的消费者尝到“苦头”,但仍有不少人在信誓旦旦的诱导下,不知不觉地掉入经销商精心策划、编织的“谎言”圈套。

聚焦

针对老年群体: 设下温柔陷阱

记者发现,对保健品盲从信服的群体中,60岁以上的人群居多,特别是一些老年人,更是对保健品情有独钟。一些晨练的公园、广场等地点,更是保健品推销人员频繁活动出没的场所。而一些以“某某养生会所”、“某某堂”为名的场所更是推销保健品的大本营。近年来我市及周边县市也时有出现。

这些推销组织,专门以老年人为销售对象,以免费讲座、免费检测体检为“诱饵”进行“圈套式”促销活动。该活动组织较为严密,其宣传、接待、讲课、测试以及销售人员基本上一应俱全。

为了避开执法人员,他们活动的时间,一般都在执法部门早上上班时间之前进行活动。在组织授课之前,先有团伙内宣传人员到老年人聚集场所广发传单,同时告知授课地点,并以现场免费体检、养生讲座为诱饵,再加上送毛巾、鸡蛋等小恩小惠诱惑老年人。

等到报名参与的老年人人数达到一定规模后,组织方会将老年人聚集到指定场所,现场讲授老年人常见疾病等相关知识,并趁机大肆宣传保健品的神奇功效。授课完毕后,又有专门的体检人员利用所谓的“先进”仪器,为老年人进行现场体检测试。测试的结果:几乎每个老人都被检测出有这样或那样的疾病,不是高血压就是糖尿病,或者是其他一些或轻或重的疾病。

随后,具有实质性的活动开始上演,推销团伙借机以其推销的保健品为“诱饵”,谎称保健品能够治疗相关的疾病,且疗效理想。期间,或许会有人现场说法,证明其疗效的“神奇”。经过一番精心策划的“洗脑”游说,许多老年人对保健品的神奇功效深信不疑,纷纷掏腰包,形成一时消费上的跟风“热”。

当达到目的后,推销组织很快就会更换场所或销声匿迹。当消费者惊呼上当时,已时过境迁。毕竟,买到的特效“药”虽然治病效果不明显,但还不至于到立刻吃死人的程度,无奈之下,也只好作罢。

不可否认,商家的诱导、虚假夸大的宣传攻势和小恩小惠的利益吸引是造成保健品销售乱象的直接推手。

应对 

专家来帮忙 多问几个为什么识破骗术

据成都市人民医院门诊李医生介绍,一般来说,如果“专家”没有具体单位,只是概括为“知名老中医”、“两院院士”等就不要相信。消费者应对有单位的专家,通过电话或者网络查找其所在医院、研究所的电话,确认是否是真实身份,核实产品是否与其有关;尽管老人阅历丰富,但年轻人思维更理性、知识面更广,不妨让他们帮忙分辨。

“保健食品正品在包装的右上部有一个蓝色草帽状标示。除了看标示外,一定要将包装上的批准文号输入到国家食药监总局网页上的保健食品中查找。”市食药监相关负责人透露。

老人们应记住,做儿女的都希望父母健康长寿,他们不会为了省钱而不许你买保健品。市老龄委专家认为,首先,子女要怀着保护老人的心态,不要指责,多加关 爱。其次,好好反思,自己是否没花时间关心他们的病痛。儿女要把主动权抢回来,带爸妈定期体检,主动给他们买健康食物,并把医生的指导写下来,贴到爸妈家里。

更重要的是,子女们要帮老人建立安全、稳定的情感联系,给予充分的安全感,他们才不会在骗子身上花费感情。

编辑:SH001

相关新闻

生活推荐

更多>>

染发——如何让美

染发让自己看上去年轻美丽,这是人之常情,不过染发的利弊和...

生活画报

更多>>
大灯 清明小长假 龙泉山 早春 龙井茶
51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14000428 互联网新闻登载服务许可川新备13-000057